在新加坡夺得冠军后,拉塞尔坦言,新加坡原本并非他们本赛季的有力争胜点,而此次出色表现完全超出了预期。他表示,车队需要深入研究,找出取得如此佳绩的背后原因。

拉塞尔新加坡惊喜问鼎,梅赛德斯解析理想表现

梅赛德斯为何能在这条向来不占优势的赛道上异军突起?车队领队托托·沃尔夫坦率地表示,他对这一结果同样感到惊讶:“如果有人赛前告诉我我们会在这里以如此方式胜出,我绝对不会相信。”

比赛中,梅赛德斯的胜利可能与赛道环境和策略密不可分。在关键时刻,拉塞尔利用中性胎成功抵挡住了维斯塔潘软胎的冲击。随着维斯塔潘速度逐渐下降,拉塞尔又在防守中限制住了诺里斯的进攻。而即便如此,他在排位赛和正赛中展现的综合实力,让这场胜利变得更具说服力。

或许从一些细节中可以找到梅赛德斯在这个夜晚的闪耀之因。首先,新加坡的夜赛条件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温度,赛道温度持续保持在33-34摄氏度之间,既温暖又不会对赛车过度施压。

其次,尽管赛道需要高下压力,但与部分赛道不同,新加坡缺乏高速长弯,对轮胎的横向负载相对较低。这与拉塞尔在类似条件下于蒙特利尔的成功有些许相似之处。

第三,部分竞争对手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梅赛德斯打开了胜利的窗口。尽管红牛在赛季中后段表现强势,但他们对于新加坡的赛车适应性也感到意外。能够取得第二名的成绩,已是维斯塔潘与车队的极限。此外,迈凯伦在赛道特性限制及研发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未能展现最佳实力,而法拉利则几乎淡出了冠军争夺的行列。

不过,沃尔夫强调,这一切更大的原因仍源于当前F1赛车及轮胎的复杂特性。他指出,这代赛车的操控性灵敏且难以捉摸,而倍耐力轮胎的适应窗口更是极其狭小。尽管梅赛德斯曾多次出现策略失误,这次却一切恰到好处。

“这些赛车简直像是不可预测的盲盒。如果你问迈凯伦为何最近表现挣扎,他们可能也无法给出确切答案。同样,维斯塔潘在此前状态回升后,又在这里遭遇挑战,而法拉利也始终在成绩波动中徘徊。”沃尔夫进一步解释。

拉塞尔新加坡惊喜问鼎,梅赛德斯解析理想表现

他强调:“赛道表现中的边际优势非常微妙——既需要在空气动力学效率和机械抓地力之间找到平衡,又要精准把控倍耐力轮胎的特性,确保模拟数据和实际赛道表现一致。而在新加坡,这一切对我们来说恰如其分,从比赛的第一刻起,车辆、车手和轮胎都达到了完美的契合。”